English

小小光盘乾坤大

1999-03-04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人生在世,各有所爱。沉溺其中,自得其乐。我平生滴酒不沾,炒股无缘,打牌不懂,却有一爱:酷爱藏书。

七十年代,百花凋零,没有什么好书可藏。后来借助“批林批孔”始有几部古典名著应市。大量的还是清一色的所谓法家著作,像《商君书》、《论衡》、《盐铁论》、《封建论》和冠以“批判”字眼的所谓儒家著作《四书》、《五经》等,我乘机买了不少。

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,从八十年代起,我国图书市场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。过去许多被打入冷宫的“帝王将相”“才子佳人”重见天日,我的家庭藏书也得以旧梦重续。花开花落,日积月累,20年来,各种各样的工具书,古今中外名著和生活小百科我买了不少,有的还有多种版本。书一多,书柜也就不断更新换代。七十年代,我藏书喜用樟木箱。稍后,我又改用书架排放。八十年代末的一天,我从一个私营业主家的书房受到启发,一间30多平方米的书房四厢是书,名篇巨著琳琅满目,相当一所普通中学的图书馆规模。仰望着中外文坛一座座巍峨的山峰,我怦然心动,又叹力不从心,充其量只能对自己现有的书架加以扩充和改造。但一个只读高二的私营业主的强烈求知欲,令我肃然起敬。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,不久我家三个颇为壮观的书柜做成。谁知,10年过去,我的家庭藏书与日俱增,往日苦心经营的三个大书柜又远远不能满足需要,厅里的茶几,沙发,房里的案桌上依旧大本小本,层层叠叠。

正当我在酝酿策划更大规模的家庭小书库时,暑假,儿子从学校回来畅谈起当今电子书籍的科学性和趣味性:一块小小光盘,小到一首诗,大到一座图书馆藏书,都可容纳。儿子一席话,拉近了两代人的距离,也结束了我20年来用书柜藏书的历史。素来较为保守的我也毅然买来一台“586”多媒体计算机,潜心操作起来。借助多媒体,我把买书的习惯变为买光盘。不买不知道,一买吓一跳,原来,20多年我在收藏的书,光盘市场里都应有尽有,就像一座大型图书馆。我感慨,光盘重量轻,体积小,容量大,检索速度快,保存和携带方便的优点,是任何书柜都无法比拟的。检索时只要按“使用说明”轻点鼠标,想看哪本点哪本。且又经济实惠。往日全套《资治通鉴》(含续集)和《二十五史》,得花近千元,上百册。而今我只花了数十元买了三块小小光盘便圆了心愿,一饱眼福。按一个光盘350册图书的容量,我粗略算了一下,只要买上100个光盘的电子书籍,便相当35000册的图书容量,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,算是一个蔚为壮观的图书馆了。当然,如果家庭经济十分宽裕,上因特网又会更灵活,更方便。我庆幸,知识的载体从人类祖先的草绳,竹片,石块,棉纸到现代的铜版纸,复印纸,直至发展到21世纪之交的光盘,终于使“足不出户,阅万卷书”的梦想在我们这一代实现。每当清风飒爽,抑或阴雨绵绵的日子,我坐在计算机前,鼠标一点,豁然开朗。我可以随心所欲地指点光盘里的缤纷世界,天上人间,包罗万象,从世界七大古代奇观到中国十大现代名景,古今多少事,尽在光盘中。此时此刻,我常常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,心灵沉积的负荷荡然无存,我仿佛又回到少年时代的质朴和纯真。

从看图书到看电子书,从用书柜藏书到用光盘藏书,知识从笔记积累到光盘检索,阅读从静态到动态综合进行,我仿佛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,焕发出勃勃生机。光盘在迅速改变着我的生活习惯,过去我隔三差五地逛书店,而今我几乎天天在跑电脑城。我要看看,这个日新月异,瞬息万变的时代,又会给我带来什么意想不到的惊喜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